百年洪门

洪门由来

分享:

「洪门」是明朝亡后所产生的二大祕密社会之一的帮会,他们宗旨是「反清复明」,以羊角哀,左伯桃舍命全交,桃园弟兄的义气,梁山英雄组织行动为根木:最初的根据是建立在江、湖、海外,所以又称为「江湖」或「海底」,显示其秘密的组织,秘密的行动,遂行其「反清复明」的革命运勋。明亡之后,民族志士遗老们往各地传播民族思想,在各地有各地的名称,但其宗旨则为「有志一同」,后来各地不同名称始统一自命为洪门,因为「洪」字暗藏民族的意识,所以名称由纷乱而趋于统一。

「洪门」什么意思?用意何在?「洪」字含有两大意义:

一、是纪念明太祖朱洪武的反元复汉的功绩。

二、是「洪」卸汉的隐语。因清朝初期诸帝大兴文字狱,所以他们的一切通讯行动都以极秘密的方法行之。遂制造了许多的隐语及谜字,将汉字改头换面者甚多,「洪」字即许多谜字之一。其意为隐去「汉」字的「中」「土」二字,代表汉人失去了「中土」,教人莫忘「中土」之意,「汉」字去了中土即为「洪」字。一则有其意义,二则隐其秘密。后来日久,洪门为人所知,始以三八二十一为洪。

当时清朝残杀朱明后裔甚为残酷,许多朱洪武的裔孙,均纷纷改朱姓为「洪」姓,也是纪念洪武的意思。所以「洪门」中许多首领姓洪的很多,可能都是一种有意假冒,以不忘洪武反元复汉之志。洪门二者暗含「汉家」也,所以又称「洪家」,亦即为汉人反清秘密组织。「洪门」与「清门」,是一横一纵的两大组织。「洪门」是「横」的组织,是效法桃园、梁山、瓦岗之异姓结义兄弟,开山立堂,为横的发展。

清门又称「清帮」,是纵的发展,他们是收徒弟为组织,只知有师,师太,一直往上,为「纵」的发展。这是「洪」和「清」在组织方面最大的不同之点。

洪门与清帮不同第二点:洪门自家弟兄的总称:在各地对外名称则各有不同,如在台湾称「天地会」,在珠江流域称「三合会」 (又称三点会),在长江上流西南(川滇黔两湖)则称「哥老会」,又称「袍哥」,在云南、贵州称「汉留」,在海外称「致公堂」,「两仪公」,在淮河,长江下游的江湖地区有「清水会」、「双刀会」、「小刀会」、「匕首会」、「剑仔会」、「八卦会」等等。因为太平天国起义,清人对于「洪门」十分注意,因此不得不用其他名称为掩护。名称虽不同,但遗规却是一样,宗旨一致。所谓「四海九洲皆姓洪」、「滴血盟心本性洪」、「朋友相交木姓洪」。洪门是根据先圣先贤的三纲五常,四维八德为中心,不重形式而重实质的团体,分直接与间接的实行反清复明运动。

清门的组织为「纵」的发展,他们以佛教为掩护,隐藏其反清复明的运动。因师授徒,由师徒的感情道义传,所以清门的组织比洪门更为秘密,但不如洪门浩大。在同一时代产生秘密组织「理门」是殊途同归。

理门是不着形迹的反清复明组织。也就所谓的「白莲教」。又称「白门」,又名「禁戒烟酒会」,也藉佛教为掩护,所谓的「禁戒烟酒会」也不过是烟幕而已。他们口号是「矢志戒烟酒,同尊观世音,救苦救难救众生」。其取法虽有不同,其最终的目的则一。

这三个反清复明组织有一种共同的口号:「洪花绿叶白莲藕,三教原来是一家。」是那一家,即「汉家」。所以至今清、洪两帮问人是否「在帮」,则说「在家不在家」。如果同门的便说「在家里」。江湖上所谓的「三教九流」,正是洪门、清门、理门这三教,而外界人士多误为儒、释、道三教。这是不懂江湖话的原故。

洪门、清门、理门这三个秘密组织是三位一体,同气连枝的革命集团。后来洪、清二门组织发展广泛,所以江湖上当谓「清洪不分家」。可以见他们都是当时反清的民族志士遗老,分道扬镳。洪门向江湖海外的下层社会发展。清门专在江湖的水码头,最初他们是渗透在清朝的漕运工人中,初名「粮米帮」。理门是仅在庙庵寺观,藉宣扬禁戒烟酒来掩护,暗中结合志士。这就是「三教本来是一家」的源头。清朝时经常有禁止帮会的命令,更有剿杀「白莲」的史实,情人史中称「白莲教匪」,后人也不知此中奥妙,也踉着叫白莲教为匪。

洪门的产生,播种者为明末遗老,所以洪门尊他们为始祖。根据「洪门志」的宗孝次序如下:始祖:殷洪盛、傅青主、顾炎武、黄梨洲、王夫之。

五宗:文宗史可法、武宗郑成功、宣宗陈近南、达宗万云龙、威宗苏洪光(又名天佑洪)。

前五祖:少林寺僧蔡德忠、方大洪、胡德帝、马超兴、李式开。

中五祖:沙湾口勇士杨仗佑、方惠成、林大江、张敬之

百年洪门

更多文章